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榴榴无忌

北方经济衰退的根源:资源诅咒

| 人围观 |

我本英雄2025-02-20 17:36:47

在互联网的舆论场中,时常能看到北方民众对南方发展的种种感慨与讨论,甚至夹杂着一些不满情绪。这种情绪的背后,是北方经济与南方经济之间日益显着的差距,而这一差距,正通过冰冷的 GDP 数字,无情地展现在世人面前。

以 20234年为例,北方经济总量最高的省份山东,GDP 总量为 9.8万亿元;而南方的广东,GDP 总量高达14.2 万亿元,江苏也达到了13.7万亿元。再看东北地区,整个东北三省的 GDP 总量甚至不及广东省的一半。全国GDP排名前10个省份中,只有河南与山东两个省份。从城市层面来看,中国排名前 20 的城市中,北方城市仅有北京、天津、青岛、郑州、济南等寥寥几个,与南方城市的数量相比,差距悬殊。如此巨大的经济落差,也难怪北方民众会心生忧虑与不满,这些数字背后,是就业机会的差异、城市发展活力的不同,更是生活质量和发展前景的差距。

许多人在探讨北方经济落后的原因时,往往将矛头指向官僚主义、走后门和裙带关系等现象。不可否认,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,但将北方经济衰退完全归咎于此,显然有失偏颇。毕竟,中国实行统一的政治制度,南方和北方在制度框架上并无本质区别,那个南方人说他们那没有走后门、裙带关系?马翔宇在苏州的例子不就证明了,南北方在政治上没有本质区别吗?为何经济发展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势?

实际上,北方经济衰退的真正根源,是陷入了经济学上的 “资源诅咒”。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,石油、煤炭、钢铁等资源储量巨大。以大庆油田为例,作为中国最大的油田,几十年来为国家的能源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;鞍山的钢铁产业,同样是中国钢铁工业的重要支柱。这些资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,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快速发展,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。

但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。丰富的资源使得北方地区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,经济结构单一。一旦资源价格波动,或者资源逐渐枯竭,经济就会受到严重冲击。而且,资源型企业多数为国企、央企,尤其是央企占据主导地位,如中石油、中石化等。这些企业规模庞大,在当地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。

由于央企的决策往往从全国战略层面出发,与地方的发展需求可能存在一定的矛盾。以延长油田为例,它是陕西省属国有企业,在发展过程中,就与当地的央企在资源开发、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不少矛盾,这些矛盾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效率,也对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。据界面新闻报道,2007年至今,延长石油在长庆油田矿权范围内的侵权井场及侵权钻井共有149处。仅2017年,双方关于采油权冲突的井场有44个。这些发生冲突的地方主要集中在绥德县境内。“截至目前,现场已发生冲突31处,造成33人次受伤,5台车被损,公司已向当地政府、公安、油气管理部门递交书面报告145份。”在2018年1月25日发给榆林市政府的报告函中,中石油长庆油田统计称。其背后的根源,就是央地矛盾在资源处置方面的体验。

在央地博弈中,央企占据优势地位,往往滥用其垄断地位,压制地方企业发展。比如最近山东东营的地炼企业破产事件中,根源就是央企在炼化产业中滥用其垄断地位,对山东省地炼进行政策压制的结果。实际上地炼产业是很多山东地方政策的钱袋子,由此产生的财政危机,最终还是要中央财政买单。但是限于条条块块的利益,在产业规划和政策安排中,地方往往吃亏。

反观南方,因祸得福,虽然自然资源相对匮乏,但却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。沿海地区的港口众多,交通便利,运输成本低,这使得南方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了先机。同时,南方的民营经济发展活跃,以浙江、广东为例,大量的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,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集群,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财富。这种以市场为导向、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,成为南方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。

面对北方经济的困境,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,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都难,但只有构建新型的央地关系,才能挽救北方经济的颓势。

首先,资源型企业下放地方是关键一步。将石油、黄金、铁矿等资源型企业逐步下放给地方政府管理,实现税收由央地共享,本质上采取类似 “大包干” 的模式。这样一来,地方政府能够更直接地参与到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中,提高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,减轻北方地区的财政压力,也能让地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,更好地规划资源型产业的发展,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。同时环保问题也能得到更好的解决,否则央企的污染问题

其次,要放开政策,大力发展民营经济。政府应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,鼓励创新创业,降低民营企业的准入门槛,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。借鉴南方的成功经验,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,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。

北方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整体布局和均衡发展。如果北方经济持续塌陷,失去自身造血能力,不仅会加重中央财政的负担,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。毕竟当年东北人到全国各地当黑社会的段子,不是空穴来风。经济危机带来社会维稳压力,最终中央财政还要因此安排转移支付。因此,我们必须正视北方经济衰退的问题,找准根源,采取有效措施,推动北方经济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。只有这样,才能实现南北经济的协同发展,共同构建更加繁荣、稳定的中国经济格局


随便看看